青海新闻网讯 贵南县文体旅游广电局通过不断加大争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建成一批村级文化设施,并培育了一批文艺骨干,使文化惠民政策不断滋养和浸润着广大农牧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走进贵南县茫曲镇达玉村的文化活动室,室内展出了全村捐助的70余张具有历史价值的老照片和100余件老物件。其中包括收集到的老式收音机、农具等各种生活、生产实物,一件件老物件印证着达玉村走过的每一段历程,更是达玉村近年来发生显著变化的最好见证。
达玉村党支部书记张小龙在接受采访时说,自从村里建起文化活动室,村民们经常到这里看书、打牌、下象棋,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娱乐活动,更在全村形成了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茫曲镇达玉村的文化活动室,仅仅是贵南县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贵南县文体旅游广电局通过深入一线调研走访,倾听民声,征求民意,不断加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牧民业余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新风尚,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贵南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实施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为50个行政村新建文化活动广场,并配备了健身器材。同时,对七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实施资源整合。日趋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到的文化惠民政策,不仅改善了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更为加快推动贵南县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