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政领导 | 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 部门动态 | 党风廉政 | 通知公告 | 党的建设 | 贵南视频 | 乡镇动态
 
  现在的位置: 贵南新闻网新闻中心
贵南人民向侵蚀生存环境的沙漠宣战
来源: 贵南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19-10-09 09:24:05
编辑: 卢世刚

   青海新闻网讯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为充分展示共和国70年光辉历程,生动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青海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1时间帮女郎》栏目特别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睛彩海南”专题节目。提起沙漠,很多人都会想起王维《使至塞上》里的那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给人以无尽的壮观、荒凉之感。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片沙漠,相比王维笔下的诗情画意,更多了一分霸道,也让当地的居民与之不懈斗争了20多年……

   木格滩,地处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境内,它有很多别名——穆桂滩、木格塘……不管叫什么,怎么叫,在当地人眼中,木格滩就是沙漠。

   尹炳芬 海南州贵南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助理工程师:我们贵南县是属于青海省的东南部,是沙漠化土地分布较广,也是沙化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防沙治沙重点示范县之一。我们全县的总面积是997.4万亩,但是这其中沙漠化的土地就达到了342万亩,占全县的34.2%的土地面积。

   在西久公路近旁的黄沙头国家沙漠公园内,尹炳芬介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木格滩中的黄沙犹如一把利刃,直插贵南县,蚕食着公路,吞噬着耕地,无情地驱赶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

   尹炳芬:我们黄沙头这一片是我们整个县城的东南片区,这边是属于沙漠蔓延的前端,以前是每年以5米到15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延伸,这样的话我们整个木格滩周边地区的公路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黄沙日益嚣张,步步紧逼,很多当地的老百姓无奈之下只能搬离。慢慢地,当地居民越来越少,然而黄沙却不会因为人类的退让而停止侵蚀。

   尕布多 完秀村:我从十七岁的时候在这里长大,放羊的时候沙漠越来越大。二十几岁的时候,沙漠已经吞噬了草地。沙漠吞噬草地以后,草地的面积也越来越小,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困难。风也特别大,刮风的时候风里全都是沙子。

   一再的退让并没有换来大自然的怜悯,日益嚣张的黄沙唤醒了贵南人的斗志,他们向黄沙宣战了。

   尹炳芬 贵南县自然资源局 林业助理工程师:整个沙漠漫延以后,全部群众的生活生产生活条件都被限制了,有非常大的威胁。所以我们每年都是义务植树,到了一定的季节以后,每家所有在家的群众,军人,学生,干部全部都是义务植树,自带干粮自己到沙漠里自主的造林。其余的时间的话,我们局里面有生态建设项目,是从项目上走的。

   这时,每一个贵南人心中都暗自立下一个信念——“誓让黄沙低头”。也正是由于之前黄沙的肆虐,贵南人的治沙积极性十分高涨。

   索南才让:从每年的4月份开始,每一家的人都要去种树。群众们看到了希望,种出的树长得也快,长出树以后沙子也变少了,所以他们也希望沙漠变成绿色。

   在上世纪90年代,机械化水平远没有现在高,更何况是面对沙漠。但是为了抢回消失的绿色,坚强的贵南人民没有低头,没有退缩,哪怕是用双手刨,也要给子孙后代刨出一片绿洲。

   帮女郎 孟晓茹:晓茹现在所在的是在黄沙头防沙治沙巡护站的纪念馆,在这个纪念馆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展示着一些老照片,和一些我们现在年轻人可能很少见到,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的一些工具。那这些也是一代一代治沙人所留下的一些足迹。

   尹炳芬:这个是我们原先全民抗战,大干木格滩沙漠的一些照片,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植树造林的季节。因为我们这边,冬季非常漫长,其实春季的时候也是下着大雪,您看可以看到,这些农牧民群众衣着非常的厚,但是大家的热情非常的高涨。刚开始造林的时候,沙漠深处全都是用人工和牲畜来调用的。你可以看到在调运苗木的时候,这个机械只是在沙漠的周边。机械帮我们把草放下来以后,用人工或牲畜的方式再帮我们调到沙漠深处造林,所以我们条件非常艰苦,你也可以看到,这里面正在下大雪。以前我们去植树造林的时候,吃住都是在沙漠里面,蒸馒头热饭,全部都需要用到这些工具。

   一个人,一把锹,一辆架子车,就这样贵南人立下了愚公志,誓要将黄沙击退。从1996年到现在,一批又一批的治沙人也一直秉承着这个信念。

   尹炳芬:我们自己自带干粮,所有的苗木全部都是自己准备,如果一个人家里有6口人,每口人他们会自主准备3到4枝树苗,全部泡好以后,发芽以后,自己带到沙漠里面种植。我们附近有一个村,村里面有一个比较年长的长辈,大概从1996年开始,到现在他一直都是自己每年都在植树,带领着全家人,栽了有几十亩这样子,自己栽出来的。

   经过26年的风餐露宿、日夜奋战,贵南人用双手改变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命运。23年后的今天,木格滩周边黄沙头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996年的2.6%提高到现在的14.94%,全县治沙资金累计投资超过13亿元,累计治理沙漠化面积9.8万公顷,其中2.6万余公顷沙漠得到有效治理,贵南县也先后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和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单位。

   尕布多 完秀村:当时的草地也没有这么好,所以牛羊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当时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困难。治理好之后,雨下的多了,沙漠已经退了,草长得很好,牛羊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尹炳芬:森多集镇建成以后,森多镇政府也搬到这里来了。他们先是几个村搬过来,然后乡政府再搬过来,陆陆续续都搬过来了。

   被沙漠吞噬的西久公路被群众重新夺回,因为环境恶劣而搬离的村庄也逐渐迁移回来,如今的黄沙头在夏天也可以绿草如茵。

   帮女郎 孟晓茹:刚刚我们从观景台上来俯瞰整个黄沙头防沙治沙项目示范区,可以看到,如今的黄沙头已经形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但是到我们近距离的走进这片示范区的时候,我们还是经常可以看到一片又一片裸露的沙地。虽然经过了一遍又一遍的补种,但是还是有很多像这样的植物,依旧没有能够成活,可想而知,为了形成如今郁郁葱葱的黄沙头,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尹炳芬:因为沙漠面积非常大,而且沙漠深处造林的话困难非常大,机械车进不去,运用人工的方式,整个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工程,用工量很大。当年刚出来长了一点点。但是风一吹,因为我们这里整个冬天很漫长,。雪一覆盖,再加上我们这边干旱,到第2年以后,苗木的插干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因为不可能做到百分百一模一样,一模一样的直径,一模一样的高度,发芽率,所以就会影响成活率。到第二年春季再去看的时候,成活率就会降低。

   为了提高植被的成活率,巩固防沙治沙的成果,贵南县不断探索防沙治沙新途径,开创防沙治沙新领域,防沙治沙的模式不断创新,治沙工作逐步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

   尹炳芬:一个是我们这边使用了一个叫杨树深栽的技术,另外的话可以看到,我们使用了一种草沙障,还有一种塑料沙障,这两种方式来进行造林。塑料沙障的成本非常高,所以没有大面积地推广,目前草沙障的使用寿命虽然有2到3年,但是成分比较低。

   在迎风坡设置1.5×1.5米的半隐蔽式的草方格,然后在草方格里面点播柠条和沙蒿。它会防止水土流失,主要是一个固定沙丘的作用,然后我们设置一个草方格的方式,还是可以留住水源。

   索南才让是完秀村的一名村民,今年26岁的他目睹了黄沙头沙漠变绿洲的全过程,在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回到家乡,到黄沙头国家沙漠公园当一名护林员,继续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绿色。

   索南才让: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故乡,是自己家的门口,原来的沙漠变成了现在的绿色家园,我非常喜欢这个环境;第二是因为我们一定要保护这个森林,每年树长得越高,人们的生活也就越充满绿色。

   从1996年的一声令下打响治沙战,到如今昔日的黄沙已被郁郁葱葱的柠条、黑刺、沙柳、杨树等植物所覆盖,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之景。贵南如今已然成为高原大地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与之相伴而生的还有23年来贵南人的治沙精神。

   尹炳芬:保护生态的责任担当,苦干实干的创业精神,植根群众的为民情怀和团结包容的进步思想的一个治沙精神。

   正是凭着这股韧劲儿,贵南人民把霸道的黄沙逼得节节败退,也让我们看到了无数治沙人的坚持与守护。

   帮女郎 孟晓茹:从以前的沙进人退,到如今的绿进沙退,勤劳勇敢的贵南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在防沙治沙这场自卫反击战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也为自己打通了勤劳致富之路。留下了影响深远的贵南治沙精神。我们也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贵南人民终将战胜不断侵蚀的黄沙,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打下一片碧水蓝天。

相关新闻↓
    [ 返回首页 ] [ 打印 ] [ 留言系统 ] [ 关闭窗口 ]
   
过马营镇养老保... 江苏省公证协会... 省委常委、省总... 贵南公安开展“... 【扫黑除恶进行... 才科杰县长赴部... 【备战高考】致... 贵南县召开项目... 贵南县完成化肥... 贵南县仪征市文...
贵南县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技术支持